close
第二天 東望洋炮台(含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教堂)==白鴿巢前地(含白鴿巢公園、東方基金會會址、基督教墳場及聖安多尼教堂)==大三巴牌坊(含舊城遺址、哪吒廟及大砲台)==議事亭前地(含郵政總局、民政總署、仁慈堂、玫瑰堂、盧家大屋、大堂及三街會館)==聖方濟各教堂==恩尼斯花園==漁人碼頭
餐點:早餐–飯店內 午餐–黃枝記雲吞麵 晚餐–安德魯蛋撻
夜宿:利澳酒店
吃過午餐後,我們決定散開來,各自去逛想逛的景點。首先跟便當先生看到的就是郵政總局大樓 。

對面就是民政總署大樓。

往前走一點就可以看到仁慈堂。建於18世紀中葉,1905年以新古典主義的表現方式加建拱廊部分,修成甚具古典文化特色的建築模樣。

議事亭前地應有個噴水池,但一直都沒看到,不知道是不是變成聖誕樹了。

往裡面走一點就到了玫瑰聖母堂,由西班牙聖多明我會所建,起初只由木板搭建,故被華人稱為「板樟堂」,直至17世紀方改為磚石的結構。教堂的正面上方刻有多明我會的徽號。正面上下共分三層,每層都被不同款式的圓柱分隔出門窗位置,頂部則為三角楣,是十七世紀教堂的豪華風格。而內部則由一高高闊的主殿及兩個側堂所組成,主殿和側堂由幾個圓拱門隔開,而主祭台和主殿之間也有一圓拱分隔,小祭壇則設於側殿。

再跟便當先生沿著小巷道走就到了盧家大屋。樓高兩層,以厚青磚建造;佈局仿廣州西關大屋,是晚清時期粵中民居溫婉纖細建築風格的典型。

內部融合中西方裝飾材料和手法,既有粵中地區常見的磚雕、灰塑、橫披、掛落、蠔殼窗,又有西式的假天花、滿州窗、鑄鐵欄桿,大宅反映了澳門特有的中西建築風格合璧的民居特點,可惜人好多就沒進去了。

盧家大屋那條小路繼續走,就可以看到大堂,是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主教座堂,主要供奉天主之母、聖若瑟、慈悲耶穌等。

聖堂的建築可分為兩期。前期為主體部分,而後期是指主體側邊的鐘樓。

之後我們又繞回議事亭前地往另一方向到三街會館。

「三街」指澳門最早的三條街道:營地大街、關前街和草堆街;「會館」則由三條街道的商行組成。三街會館初設時為商人議事的場所,澳門的商賈們在此聯絡感情、溝通商情,也是清政府發佈公告的重要場所。日子一久,三街會館成為澳門華人的議事場所。

看看時間也差不多到集合的時間了,我們該要搭車到下個景點喽!
餐點:早餐–飯店內 午餐–黃枝記雲吞麵 晚餐–安德魯蛋撻
夜宿:利澳酒店
吃過午餐後,我們決定散開來,各自去逛想逛的景點。首先跟便當先生看到的就是郵政總局大樓 。
對面就是民政總署大樓。
往前走一點就可以看到仁慈堂。建於18世紀中葉,1905年以新古典主義的表現方式加建拱廊部分,修成甚具古典文化特色的建築模樣。
議事亭前地應有個噴水池,但一直都沒看到,不知道是不是變成聖誕樹了。
往裡面走一點就到了玫瑰聖母堂,由西班牙聖多明我會所建,起初只由木板搭建,故被華人稱為「板樟堂」,直至17世紀方改為磚石的結構。教堂的正面上方刻有多明我會的徽號。正面上下共分三層,每層都被不同款式的圓柱分隔出門窗位置,頂部則為三角楣,是十七世紀教堂的豪華風格。而內部則由一高高闊的主殿及兩個側堂所組成,主殿和側堂由幾個圓拱門隔開,而主祭台和主殿之間也有一圓拱分隔,小祭壇則設於側殿。
再跟便當先生沿著小巷道走就到了盧家大屋。樓高兩層,以厚青磚建造;佈局仿廣州西關大屋,是晚清時期粵中民居溫婉纖細建築風格的典型。
內部融合中西方裝飾材料和手法,既有粵中地區常見的磚雕、灰塑、橫披、掛落、蠔殼窗,又有西式的假天花、滿州窗、鑄鐵欄桿,大宅反映了澳門特有的中西建築風格合璧的民居特點,可惜人好多就沒進去了。
盧家大屋那條小路繼續走,就可以看到大堂,是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主教座堂,主要供奉天主之母、聖若瑟、慈悲耶穌等。
聖堂的建築可分為兩期。前期為主體部分,而後期是指主體側邊的鐘樓。
之後我們又繞回議事亭前地往另一方向到三街會館。
「三街」指澳門最早的三條街道:營地大街、關前街和草堆街;「會館」則由三條街道的商行組成。三街會館初設時為商人議事的場所,澳門的商賈們在此聯絡感情、溝通商情,也是清政府發佈公告的重要場所。日子一久,三街會館成為澳門華人的議事場所。
看看時間也差不多到集合的時間了,我們該要搭車到下個景點喽!
全站熱搜